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葛庄村委99号
废气催化燃烧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催化剂降低有机废气氧化分解所需的活化能,使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在较低温度下(通常300~400℃)与氧气发生无焰燃烧,最终转化为无害的CO₂和H₂O。其核心在于高效、节能、安全地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
以下是详细的工作步骤和原理:
---
核心原理:催化作用
1. 降低反应活化能
催化剂(通常是铂、钯等贵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提供反应表面,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VOCs)和氧气分子,使它们更容易断裂化学键,大幅降低氧化反应所需的能量门槛。
2. 低温无焰燃烧
传统焚烧需700~800℃高温,而催化燃烧在催化剂作用下,仅需300~400℃即可实现完全氧化,避免了高温火焰带来的能耗和安全隐患。
---
工作流程
1. 废气预处理
去除粉尘、颗粒物(避免堵塞催化剂孔隙)。
脱除硫、氯、硅等易使催化剂中毒的成分(如通过洗涤塔、吸附塔)。
调整废气浓度至安全范围(通常低于25%爆炸下限)。
2. 预热阶段
废气进入热交换器,吸收已净化气体的余热(回收60%~80%热能)。
经预热的气体进入电加热室,升温至催化反应所需温度(200~400℃)。
3. 催化反应
预热后的废气进入催化床层。
有机物(如苯、甲苯、甲醛等)在催化剂表面发生氧化反应:
\[ \ce{C_xH_y + (x + \frac{y}{4}) O2>[\text{催化剂}] x CO2 + \frac{y}{2} H2O + \text{热量}} \]
反应释放热量,维持系统温度,减少辅助燃料消耗。
4. 热能回收与排放
净化后的高温气体进入热交换器,预热新进入的废气。
降温后的洁净气体(CO₂和H₂O为主)经烟囱达标排放。
---
关键优势
- 节能高效:低温运行+余热回收,能耗比直接燃烧低50%以上。
- 安全环保:无明火,避免爆炸风险;净化效率>95%,无二次污染(如NOx)。
- 适用性广:处理低浓度(100~5000 ppm)、大风量废气(如印刷、喷涂、化工行业)。
---
催化剂的作用与维护
- 常用催化剂:
贵金属(Pt、Pd):高效、起燃温度低(约200℃),但成本高。
过渡金属氧化物(Cu、Mn、Ce):耐中毒性强,成本低,但起燃温度较高(>300℃)。
- 防中毒措施:
避免含Pb、Hg、Si、P等物质进入。
定期高温吹扫再生,恢复活性。
---
典型应用场景
| 行业 | 常见废气成分 |
|----------------|------------------------|
| 汽车喷涂 | 苯系物、酯类、酮类 |
| 印刷包装 | 乙酸乙酯、异丙醇 |
| 电子制造 | 异丙醇、丙酮 |
| 化工制药 | 溶剂蒸汽、醛类 |
---
技术限制
- 不适用于含高浓度粉尘或催化剂毒物的废气。
- 废气浓度需稳定:浓度过低需补充燃料;过高时需稀释防爆。
通过催化燃烧技术,企业能以较低运行成本实现废气高效净化,是当前工业VOCs治理的主流选择之一。实际设计中需根据废气成分、风量及浓度定制方案,确保系统稳定运行。